4月26日,云南新醫科教育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教學研討會在昆明醫科大學呈貢校區學術交流中心第一報告廳舉行。云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王永全;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見昆在會上講話。昆明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尹向陽在會上致辭。昆明醫科大學校長、聯盟理事會理事長夏雪山主持會議。
聯盟理事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單位代表,應邀參會醫學教育專家,昆明醫科大學各部處室(中心)、學院和附屬醫院負責人以及師生代表參會。
王永全代表云南省教育廳向聯盟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王永全指出,昆明醫科大學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主動請纓、精心策劃,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聯盟的籌建工作。王永全要求,以“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的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將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貫穿醫學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醫工、醫理、醫文交叉融合,加強臨床教師隊伍建設,深化臨床教學綜合改革,建設高水平臨床實踐體系。要進一步加強省際、校際、校企、校地、校所合作,推動醫教協同、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協同推進醫學創新高地與醫療合作平臺建設。要做好聯盟未來發展規劃,從推動區域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發展的根本問題出發,加強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科技協同創新、醫療技術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和區域衛生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促進我省高等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
王見昆代表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向聯盟成立表示祝賀,并強調,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我省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合作平臺已經搭建,開放協作的通道已經暢通,對實現云南生物醫藥資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具有重要意義。王見昆指出,新醫科是在堅持“醫”的本質和把握“新”的特質語境下,對傳統醫科的全面反思和“守正創新”。王見昆希望,聯盟一要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將人才培養的重點從治療擴展到預防、治療和康養全過程,大幅度擴大麻醉、感染、重癥、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加快培養防治結合的全科醫學人才。二要強化科學研究與創新,結合國際發展前沿,根據全省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和發展趨勢,推動高校、附屬醫院、研究院所、醫藥企業間科研創新合作。三要夯實高校附屬醫院醫學人才培養主陣地,抓緊制定完善高校附屬醫院等臨床教學基地標準,全面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尹向陽在致辭中指出,云南新醫科教育聯盟的成立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云南大學建校100周年重要賀信精神和云南省委書記王寧在昆明醫科大學調研講話要求的具體行動,是一個創新之舉、務實之舉、共贏之舉。發展“新醫科”,是主動對接健康中國戰略,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新理念”;是推動醫教協同、科教融合、產教融合,開展深度合作的“新體系”;是強化醫文、醫理、醫工、醫管、醫信和新興醫學專業交叉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是立足國際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前沿,不斷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中國醫學教育國際競爭力的“新契機”。昆明醫科大學作為聯盟理事長單位,要繼續發揮好云南高等醫學教育“領頭羊”和“排頭兵”示范影響作用,認真履行聯盟建設任務,攜手全省各界同仁為云南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為守護全省各族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夏雪山表示,聯盟由高校、研究院所、醫藥企業、相關高校附屬醫院共計4類65家單位組成,目標是致力于新醫科人才培養,致力于建設高水平聯合創新平臺,致力于促進醫學教育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發展、整體提升。研究闡釋新醫科的理念、內涵、思想、標準、要求等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對推動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意義重大。各單位通過思想交鋒、觀點碰撞,助推聯盟成員之間積極探索、共同探討、相互學習、交流互鑒,進一步加強了對新醫科內涵的理解把握,有利于共同解決云南新醫科建設出現的新問題新需求,助力教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
會上,云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司慧迎宣讀了云南新醫科教育聯盟批復。
昆明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利華宣讀了云南新醫科教育聯盟理事會理事組成人員名單。
與會領導為聯盟理事單位頒發牌匾,并觸摸電子屏,共同開啟聯盟成立啟動儀式。
成立大會結束后,召開了云南新醫科教育聯盟首屆教學研討會。來自9所高校、研究院所、醫藥企業和高校附屬醫院的專家先后作報告,為全體與會人員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
李利華以“貫徹落實教育強國戰略 加快推進新醫科建設”為題作主題報告,系統闡述了新醫科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昆明醫科大學新醫科建設實踐及云南新醫科未來發展思路等重要內容。
云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陳祖琨作題為《崇德至善、篤學強能展現民族醫藥特色西部中醫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系統介紹了云南中醫藥大學在推進西部中醫人才培養新范式過程中采取3大主要改革舉措和取得的實效。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教育處副處長許琦作題為《產學研融合培養醫學拔尖人才》的主題報告,從9個方面介紹了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著力推進產學研融合,培養醫學拔尖人才的模式和經驗。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張娜圍繞“聯盟人才教培 賦能行業發展”作主題報告,從瞰行業、解政策、盤企業3個層面,介紹了當前大健康人才、政策賦能企業和白藥人才培養的情況。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羅應偉作題為《以學生為中心創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新時代“五術”醫學人才》的主題報告,全面介紹了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新醫科背景下,推動“五術”醫學人才教育改革的背景與目的、內容與過程、結果與成效。
中國醫學整合課程聯盟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原副校長顏虹作《創建器官—系統整合課程 創立“全融合—沉浸式”臨床人才培養體系》專題報告。報告以西遷精神和“抗戰遷陜”精神引入,系統介紹了西安交大“全融合—沉浸式”臨床人才培養體系的發展概況和實踐經驗。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原教育部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楊天仁作專題報告《新醫科背景下中醫藥人才培養改革與發展》,系統闡述了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前世與后生、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世界標志性成果、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新醫科教育等重要內容。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副院長杜冠華以“創新藥物研發的現狀與趨勢”為題作專題報告,對新藥與新藥研發、新藥研發的技術路線與風險分析、新藥發現的歷史過程、新藥研發的現狀、現代新藥發現的機遇與挑戰等內容,作了全面梳理。
貴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洪峰圍繞公共衛生學科專業平臺建設、實踐創新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以問題為導向的科學研究、開放合作與學術交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地方高校建設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點思考和探索》專題報告。